在2022年8月25日,《中華疼痛學雜志》第18卷第4期中正式發布了由疼痛專家盧振和教授執筆的《醫用紅外線熱成像技術在臨床醫學中應用的中國專家共識(2022 版)》(以下簡稱“中國專家共識”),它的發布表示醫用紅外線熱成像技術(中醫熱CT)在臨床醫學中的應用受到越來越多的專家教授的認可,可敏感、及時發現人體不同原因引起的微小體表溫度變化,可敏感提示軟組織、臟器、血管及神經的功能狀態,有助于判斷疼痛病變的部位及疼痛性質。制定進一步的診療方案,并客觀評估治療的效果。
醫用紅外線熱成像(MIT)可清晰、準確、及時地發現人體不同原因引起的微小體溫變化,精準客觀顯示人體表溫度的改變和分布特點。MIT屬于功能影像學范疇,與其他現代檢查技術具有互補性,為多種疾病的早期篩查、輔助診斷和療效評價等提供參考依據和新的臨床思路。中國1976年開始生產與應用MIT,目前已應用于健康檢查、腫瘤預警和療效評定、心臟與肢體供血狀態疼痛疾病和中醫經絡研究等多個領域。2012年中醫藥管理局將 MIT儀器定為二級以上中醫院的標準配置設備,2021年國家標準委員會頒布的疼痛科團體標準中,推薦 MIT 檢查作為疼痛評估的方法之一。臨床上,結合 MIT綜合分析和其他檢查化驗結果,有助于實現疼痛原因可視化,診斷與治療靶向化,療效評估客觀化,有助于制定科學的診療方案為開拓疼痛診治多元思維提供客觀依據。近年來我國醫學界結合人體解剖與病理生理等因素分析 MIT,使其臨床解讀的精準性有了很大進步。閱讀溫度有多種方式,醫學上常用紅、橙、黃綠、藍色等顏色及深淺標示溫度的高低。1.不同部位正常溫度存在差異 人體皮膚溫度左右對稱,以軀干為中心軸,身體兩側溫度對稱。但不同部位溫度有差異:頭頸最高,軀干腹側高于背側,左胸高于右胸,胸部高于腹部,上腹高于下腹,上肢高于下肢,四肢近端高于遠端。2.正常溫度較高區域 局部血流豐富,產熱多或散熱慢。體表凹陷處散熱慢溫度高,包括眼眶、耳窩、鎖骨上窩、腋部、劍突下、臍部、腹股溝、脊柱正中、腘窩等處。大血管通過區域的體表也呈現不同程度溫度增高。3.正常溫度較低區域 局部血流量相對少,產熱少或散熱快。體表凸起處散熱快溫度降低,包括骨性隆起、鼻尖、上臂、小腿前面、膝前、跟睫等處同時肌肉豐滿區和脂肪堆積區,如腹前區、臀部和大腿前面,也是溫度較低區。產熱少的部位,如氣管前方或含液體的囊腫等,也表現為溫度較低。主要發生在血流量增加區域,包括急慢性炎癥功能亢進、肌筋膜炎癥、良性與惡性腫瘤等。首先需排除局部皮膚有無生理性的影響,包括體表凹陷、皮膚皺褶部位,淺表靜脈、黑痣、疤痕、皮疹,以及近期的理療、按摩、手法刺激、針灸,以及手機、背包、摩擦等干擾。1.軟組織疾病 軟組織含除骨骼外的所有組織,包括皮膚、黏膜、筋膜、肌肉、脂肪等。當軟組織結構出現明顯異常前局部血流經常會發生變化,表現為溫度異常。因此,MIT較其他影像檢查能更早更敏感地發現病灶。2.血管疾病 血管阻塞時局部出現血液淤積,MIT顯示其阻塞位置、程度和波及范圍,在阻塞動脈的近端、血管瘤以及靜脈曲張處局部溫度升高。阻塞動脈的遠心端供血量減少致 MIT出現溫度降低,阻塞靜脈的遠心端伴有軟組織腫脹或靜脈曲張致 溫度稍升高。糖尿病足、雷諾綜合征等在不同時期的肢體末端均表現有異常溫度。3.腫瘤疾病 惡性腫瘤組織生長迅速,局部血流及代謝增高,MIT反映的局部溫度增高程度與范圍敏感地提示其生長態勢,可早期警示。MIT 可提早1~2個月以上發現惡性腫瘤位置,而超聲、CT、MRI等結構性影像檢查則需腫瘤生長到一定體積時才能顯示。MIT結合臨床多種檢查手段,可進一提高腫瘤診斷的敏感性,降低漏診率和誤診率。可疑或確診的患者定期檢查 MIT,可高敏感性地追蹤腫瘤的發展或轉移的方向。4.器官疾病 病變器官的包膜、血管或腺體可擴張增生,MIT顯示局部溫度增高。如 MIT檢測乳房病變,最常發現的是乳腺增生,呈現低中度溫度增高。乳腺癌表現中重度溫度增高的團狀,伴有供血血管的線形溫度增高,其敏感率高于超聲、鉬靶等檢查。當 MIT 發現乳腺局部溫度增高時需進一步進行超聲檢查,定期復查 MIT。MIT 還顯示女性激素變化引起的月經期或不同生育時期的乳腺管狀況。5.精神、心理性或過敏性疾病 當人體處于緊張、焦慮、抑郁等狀態時植物神經紊亂,引發全身包括皮膚的血管及代謝活動異常。MIT顯示胸背部出現散在的不規則點狀溫度增高,但需排除出汗、喝酒、過敏體質等干擾因素。睡眠差時MIT表現為眼內毗熱區范圍增大,呈半圓形或圓形異常溫度增高。主要發生在血流減少區域,如血管收縮、管徑變小、堵塞,或局部囊腫或積液等。需先排除局部體表異常凸出或隆起,或毛發、衣物、外貼、飾物遮蓋等干擾。1、血供不良 MIT可顯示血運障礙導致所供應的組織溫度降低,為缺血性疾病的早期篩查提供了新方法。MIT可顯示缺血的范圍與程度,包括動脈腔變窄或堵塞,末梢血管痙攣等。2、周圍神經疾病 交感神經從脊髓側角的初級中樞發出,與軀體感覺神經、運動神經并行,神經出現疾病時刺激交感神經纖維釋放去甲腎上腺素使血管收縮血流減少。MIT 顯示神經支配的區域溫度降低。包括脊髓病變、神經炎癥、椎間盤突出癥、外周神經卡壓癥等。病情發展變化時,局部血流有相應改變,MIT顯示異常溫度增高或降低。1~4周后復查 MIT,對比其前后的溫度變化,能客觀顯示病變發展趨勢,治療后好轉的程度、殘留的問題,或新發生的疾病等。MIT可使人體“寒熱”“經絡”數據圖像化,可觀察中醫中藥、手法、針灸不同穴位時人體溫度動態變化。為中醫提供特有的三維觀察視角,被譽為“中醫熱CT”疼痛是組織損傷相關的不愉快情緒反應,疼痛”癥狀”評估大多靠主觀感覺,缺乏客觀依據。疼痛主要由軀體感覺神經系統傳入,交感神經與軀體感覺神經伴行,MIT 檢查能客觀顯示身體局部炎癥和神經受刺激位置,即疼痛三分類。主訴區的傷害感受性疼痛溫度增高、神經病理性疼痛為溫度降低、心因性疼痛為胸部前后溫度斑片狀增高或混合性疼痛為溫度接近正常。這是制定疼痛診療方案的重要參考依據。推薦1:疼痛疾病時 MIT 輔助診斷采用二步分析法。首先關注主訴區,尋找疼痛責任組織;再看MIT 異常溫度區,結合全身伴發病考慮診療方案。推薦2:關注疼痛主訴區MIT 相關問題。包括筋膜、脊柱或關節力學的 MIT提示,全面制定疼痛診療管理計劃。推薦3:輔助診斷疑難復雜疾病。結合 MIT 了解全身狀況,確定進一步檢查方向,減少漏診及誤診。推薦4 定期復查 MIT。治療后 2~4周后復查對比 MIT,真實了解治療的效果與疾病的轉歸。總結:MIT可敏感提示軟組織、臟器、血管及神經的功能狀態,幫助醫生盡快了解病變部位及原因,制定進一步的診療方案,客觀評估治療的效果。由于人體組織溫度控制的復雜性與易干擾性,MIT 技術在疼痛科的應用及規律還需要更多的探索與總結。醫生應首先分析疼痛主訴區的MIT 圖像,再進一步關注全身異常溫度狀況,重視主要器官功能狀態和心理或生理異常狀態,包括心前區溫度降低、軀干點狀溫度增高或肝胃溫度增高、乳腺溫度增高等提示,制定科學、安全的診療方案。